分类学 | Classification

  • 民汉双语人才培养模式

(1)成立专家小组制订改革方案。成立“学校+政府”订单式培养模式专家小组,由相关领导和教研室主任组成,负责制订改革整体规划、培养方案、教学计划、配套措施等文件;制订专项资金的使用方案;制订阶段性工作计划;定期组织专题研讨与评估,出台整改措施并组织落实;及时向领导小组汇报实施进展情况。(2)适时增加新语种,培养更多合格双语人才。在“学校+政府”订单式培养模式改革的推动下,根据社会对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及文化人才需求的状况,在以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为主干的基础上不断增设社会所需要的语种方向,对人才需求暂时处于饱和状态的语种方向,将采取隔年招生或暂时停招的方式来及时调整语种方向,适应边疆民族地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求,确立研究型、复合型和应用型并存的多元化培养目标,形成本科教育和硕士研究生教育并重的办学格局。(3)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建设。在保留原有专业教学内容与教学体系的基础上,根据专业方向和民族地区的社会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改革与课程体系建构。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为学生开设与专业方向相关的特色课程,形成了该培养方向的一个课程群,为培养藏文化发掘、整理和研究人才,有针对性地增加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4)改革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实行“一干多枝”的“专业+方向”人才培养模式,以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为主干,形成“1+3”学程分段、方向分流的人才培养基本模式。该专业学生进校后先完成通识课、基础课阶段的学习,再按不同民族和双向选择的原则进行不同语种的分流学习。(5)重视教学实训基地建设,加大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初步形成按不同语种设置实习基地,专业实习与择业、就业相结合的实习模式。根据实习任务的要求,每个语种设置3~4个实习基地,以满足学生集中实习的需要。(6)建立学生、学校、社会三方参与的监控与评价机制,在长期坚持学生评课的基础上,强化学校教学质量的监控与保障,充分发挥学校、学院督导团的监督评价作用,较好地规范教学秩序。注重以用人单位、报刊媒体为主的社会评价方式,通过对毕业生就业后表现的跟踪调查,不断提高办学水平和质量。(7)双语人才培训。为民族地区培养大批双语师资、双语法官、双语科普、民汉翻译、民族语播音、民族文字出版编辑、民族语影视配音等人才,发挥其兼通民汉双语的优势,为当地发展文化旅游,挖掘、整理和传承民族传统文化,促进当地社会经济发展。 [10]